论“做一群强大的好人”

2018-9-6


酣客的信念:做一群强大的好人

什么是“强大的好人”?

神像,寺庙里供奉的神像,令人敬仰、膜拜的“神”的塑像,为什么绝大多数“面目狰狞”,而不是慈眉善目?他们看上去那么“凶”,让人观之胆寒,跟恶人有什么区别!

这些疑惑,在我年少时的心里久久不得其解。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,渐渐有了些眉目,想来定是世事维艰,只有“凶神”才能战胜“恶煞”,因此,神像才会“面目狰狞”。

然而,并不能确定我之所想,便是彼之实情,直到最近参加“第六届酣客节”,亲眼目睹酣客公社创始人王为提出“做一群强大的好人”这一目标,才彻底的恍然大悟。

“好人”和“强大”似乎是矛盾的。在公众的印象中,“好人”往往意味着善良、低能、贫穷,甚至窝囊;“强大”则意味着无所不能、肆无忌惮、挥金如土,甚至无法无天。

“强大的好人”作为两者的综合体,该是什么样子呢?王总给出的注释是“有志气,有力量,不作恶,不窝囊。”从中可以看出,是具备了“强者”的能耐和没有了“好人”的瑕疵。

“强大的好人”的表现力

神,寺庙里供奉的神。论能耐,他们可上天入地,呼风唤雨,降妖除魔,领一时风骚;论善良,他们会惩恶扬善,救世济民,普度众生,甘作摆渡人。

尽管,中国的神都是由“强大的好人”晋升而来,但既然已被神化,终究难免令人仰之弥高,望而却步。退而求其次,封神之前的他们,无疑可以成为人们见贤思齐的偶像。

反观世俗社会,封神之前的神,都是什么样的人呢?无疑,仍旧是“强大的好人”,他们或者才华横溢,或者战功赫赫,或者无私奉献到极致。

那么,才华从何而来?战功从何而来?无私奉献给谁?一言蔽之,竞争。所谓才华,就是出类拔萃;所谓战功,就是你死我活;所谓奉献,就是舍己为人。

要拥有才华,就要勤学好问,要出类拔萃,就要技压群雄;要拥有武功,就要勤学苦练,要战胜对手,就要奋不顾身;要舍己为人,就要战胜私欲……

这一切,都是在竞争,在力争比“对手”更优秀、更坚强,甚至更心狠手辣!白热化的竞争中,容貌、气质、性格怎会不变?

强大的好人,该如何实现?

电影《剪刀手爱德华》中有这样一句台词:“拿起刀我就无法拥抱你,放下刀我就无法保护你。”

爱德华的苦恼,我们都不会遇到,但有人更换场景,改成了“放下工作养不起你,拿起工作陪不了你。”相信很多人心有戚戚。

中年企业家固然无需为生计苦恼,对这种处境的感触,却未必不深刻。任正非有危机感,曾经的比尔盖茨有危机感,众多“发展中企业”的当家人又怎会真的安之若素?

何况,身处竞争潮流中,一颗不甘人后的心,总归还是热的;正直壮年的生命里,理想的火苗,也还在跳动吧?

不可否认的是“好人”难做,“强大的好人”更加难做,既要跟自己竞争,取得进步,又要跟外界竞争,取得胜利,还要慈悲为怀,兼济天下。

因此,有的人在追求强大的路上,踩红线,越雷池,乃至泯灭良知。但,历史上无数事实告诉我们,能够笑到最后的,往往是“强大的好人”。

必须承认的是,就像全世界的人不可能都去创业,所有创业者不可能全都成功一样,想做一名“强大的好人”,进而“封神”,同样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。

但,成为一个“强大的好人”,或者成为一个相对的“强大的好人”却是每个人都存在着可能,而且酣客公社里的不少酣亲,本身就已经是了。

做强大的好人,我能!

居里夫人在《我的信念》中写道:生活对于任何一个男女都非易事,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,最要紧的,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。

我们必须相信,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天赋的才能,并且,无论付出任何代价,都要把这件事完成。当事情结束的时候,你要能够问心无愧地说:“我已经尽我所能了。”

由此可以看出,坚持向上的追求,和坚信自己能够成功的信念,是已经取得巨大成就者认可的能够取得成功的力量。

人生之所以有趣,不就是因为存在着无限的可能吗?做一个“强大的好人”,每个人都可以对自己说“我能!”

至此,再看“面目狰狞”的神像,或者“老板着脸”的领导的脸,又有什么好疑心的呢?那不过是一个战士另类的伤疤。